预备兵营的设置是提升作战续航能力的关键机制。建造预备兵营前需在个人技术中完成相关研究,并确保拥有建设用地。预备兵营可升级,每次升级增加5000预备兵存储量和1000训练量,单个账号最多建造6个。建设时需要消耗资源和政令,普通建造耗时4.5小时,若在同盟占领的郡内建造可缩短至3小时,配合民夫技术可进一步减少1小时。预备兵营不提供额外部队位置,仅允许一支队伍驻守训练。
训练预备兵需安排一支队伍进入兵营,点击训练按钮后确认消耗。一级兵营单次训练2500预备兵,消耗20体力和2500铜钱,12小时后完成转化。训练量仅与兵营等级相关,与训练队伍兵力无关,因此建议用低兵力斯巴达队伍执行训练任务以节省主力体力。训练完成后,预备兵存储在兵营中,但需注意兵营内无法直接征兵,必须通过运输功能将预备兵输送至前线。
预备兵运输仅支持从预备兵营到大型要塞或野外军营的单向输送。操作时点击运输选项,选择目标要塞或军营并设定数量,运输部队速度为正常行军300%,到达后自动卸兵并返回兵营。运输过程中可经要塞中转且不占用要塞容量,但需确保目标地点的预备兵存储空间足够,否则超额部分会永久消失。大型要塞最多存储3万预备兵,需提前规划运输批次以避免浪费。
实战中建议将预备兵营布局在战场后方安全区域,通过分批次运输保障前线持续作战。升级兵营可显著提升单次训练量,但需平衡资源消耗与收益。注意预备兵无法从主城或分城反向输送至兵营,所有预备兵必须通过兵营训练产出。合理利用该机制能有效降低战损恢复时间,尤其在持久战中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。
最后需强调的是,预备兵系统需与个人技术、同盟协作紧密结合。高等级兵营配合多支运输队能形成高效补给链,但需避免过度集中资源导致其他基建滞后。建议根据战场节奏动态调整训练优先级,确保预备兵供应与战术需求同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