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少英雄数量主要通过武将拆解和资源重组实现。拆解许褚、徐晃等特定武将可以快速精简阵容,同时回收部分培养材料。需拆解操作不可逆,需优先选择战力较低或与当前阵容不契合的武将。战法搭配也会影响武将实用性,部分战法对武力或智力属性要求较高,若英雄无法满足条件则建议优先调整。

资源分配策略是减少英雄的核心逻辑。集中培养3-5名核心武将比分散资源更高效,淘汰冗余英雄时可关注其缘分加成效果。例如群雄阵营中,若已培养张角、于吉等主力,可逐步放弃卢植、华雄等低优先级武将。装备精炼石、培养丹等资源应优先供给核心武将,避免因均衡发展导致战力稀释。通过征战秘境或竞技商店获取的将魂,可用于兑换高价值武将碎片而非扩充英雄池。

战斗机制决定了部分英雄的实战价值。减速流、残暴流等特定阵容对武将类型有严格要求,例如吴国弓兵体系只需保留太史慈、步练师等关键角色。当敌方采用黄巾流等高召唤阵容时,可减少控制型武将数量,转而强化范围输出能力。武将站位也影响精简决策,一号位通常放置核心控制或坦克,五、六号位则适合放置辅助型英雄而非主力输出。

通过军团贡献、试炼副本等途径获取的通用碎片,应定向用于觉醒核心武将而非解锁新英雄。宝物系统中,太平要术、孟德新书等装备可弥补英雄属性短板,减少对特定武将的依赖。定期清理低星武将并回收其碎片,能有效控制英雄总量,同时为主力阵容提供觉醒材料。最终目标是构建8-10名多功能英雄的轮换体系,而非维持庞杂的武将库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