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更改枪械的后坐力时,建议优先使用全向后坐力控制配件,不易出错。仅在有特定克制化改枪需求时,选择单向后坐力控制配件。以M7战斗步枪为研究对象,后坐力控制的收益规律适用于不同射击方式和后坐力方向,整体呈现边际递减效应。1至15点为红利区间,每点平均后坐力减免收益在1%以上,性价比最高,低改或性价比改枪可在此区间内叠加。

16至30点为等价区间,每点后坐力减免收益刚好1%,属于等价交换,30点以上为损耗区间,每点收益不足1%,叠加不划算。武器的稳定性收益区间不同,其中1至40点为常态区间,每点收益固定为0.8%,40点以上为红利区间,每点收益大幅提升至2.6%。例如九点全向后坐力控制的垂直方向收益倍率为0.84,而九点单向垂直后坐力控制的收益倍率为0.76。

垂直后坐力及单向水平后坐力可通过练习控制,例如垂直后坐力大时可下拉鼠标。改枪时追求性价比或低改后坐力控制叠加至15点以内即可,不打算追求武器稳定性红利时,高改或满改可叠加至30点,30点以内均能保证收益。避免在30至40点之间叠加,此区间既承受后坐力减免损耗,又无法享受武器稳定性红利。如果想要获取武器稳定性红利,可将后坐力控制叠加至40点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