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分辨忠臣和内奸?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一些老玩家眼中可能看起来有点奇怪,因为忠臣和内奸本身的内在行为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但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,只单看忠臣和内奸有哪些分别。首先忠臣和内奸的本质区别很明显,它们的获胜目标是不一样的。忠臣本质上只是主公的附庸,清理掉主公其它的敌人就算赢。而内奸需要成为场上最后存活的角色,也就是说内奸在很多情况中是需要跟主公、忠臣作对的。那么它就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段露出马脚,当做出不同操作的那一刻,我们一般就叫做跳内。
意思是它跳明了内奸身份,这个很好理解。作为一个内奸,前面都装作一个忠臣在行动。但是局势失衡了,现在需要帮助反贼了,那么一般内奸会做什么事?没错,就是去攻击忠臣,这个就是最基础的跳内。在场上还有反贼存活的情况下,忽然调转枪头去攻击其它忠臣,这个毫无疑问就是内奸的行为了。也许会有玩家产生别的想法,自己作为忠臣,当前优势已经很大了,反贼已经在苟延残喘,构不成什么威胁。但是内奸有隐隐要起势的趋势,正好可能有攻击范围的限制,所以就先去压制内奸了。
动机可以理解,但是不提倡这样做。因为在别人眼里,这个行为就是跳内,容易引起主公的误会。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,所以也不是说有牌就一定要打出去,巩固好自己的定位可能会更重要。当然,这样自然而然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。如果内奸硬是不跳,直到所有反贼死完了,只能干瞪眼了怎么办?其实也是一个很好解决的状况。这个时候主公一般是不太愿意再参加纠缠了,就需要你们几个忠臣互相战斗。那这就很简单了,你是忠臣就去打那个觉得是内奸的角色。打不打的过没关系,只要帮助主公把它的状态降下来,最后主公单挑不输就行了。
只要每个忠臣都是这么想的,那么几个人的状态都会在这种斗争中被削弱。这时候就会衍生出一个比较特殊的自然法则,回状态即有罪。因为只要你回状态就相当于对主公造成了威胁,那这时候回血就变成了跳内的操作。这个规则可能传播度有限,但是可以用这个结论来理解和掌控局势。一个人有桃不吃、有防具不穿,那它就是会比吃桃的人更加忠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