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帝国时代2的后期阶段,波斯、高棉、哥特和韩国等文明凭借其独特的军事和经济优势,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统治力。波斯文明的战象单位拥有极高的生命值和破坏力,配合高效的农民工作效率,使其在经济和军事层面都能快速形成压制。高棉文明的象弓手和灵活的发展体系,使其在攻城和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哥特文明的步兵生产速度和成本效益,使其能够持续输出大量兵力,形成人海战术。韩国文明的防御工事和远程单位,则能在后期构建难以突破的防线。这些文明在不同场景下各有所长,但波斯和高棉的全面性使其成为后期最强大的选择之一。
波斯的战象是游戏中最为强力的单位之一,其高生命值和免疫反战象单位额外伤害的特性,使其在正面交锋中几乎所向披靡。波斯的经济优势不仅体现在农民的效率上,渔船的加速采集能力也使其在水图中更具竞争力。高棉的象弓手作为远程攻城单位,能够有效摧毁敌方建筑,而双面斧科技进一步提升了矛象夫的拆毁能力。高棉的农民无需返回资源点交付资源,这一特性大幅提升了其经济运作效率,为后期军事扩张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哥特文明的步兵生产速度远超其他文明,配合免费哥特军队动员技术,能够在帝王时代以极低成本快速组建庞大军队。尽管哥特步兵的个体战斗力较弱,但数量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陷。韩国文明的防御体系以其箭塔和堡垒的额外射程著称,蜂巢箭炮和龟船等独特单位在攻防两端均表现优异。韩国的锻铁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弩炮的射程,使其在攻城战中占据主动。这些文明的特性使其在后期能够根据战局灵活调整策略,形成持续压制。
从战术层面来看,波斯的战象需要搭配游侠或肉马单位以弥补其机动性不足的问题,而高棉的象弓手则需配合步兵或骑兵保护其免受近战单位威胁。哥特的步兵海战术需要注重资源调配,确保能够持续补充兵力,韩国的防御体系则需合理布局以避免被敌方集中火力突破。这些文明的强势并非绝对,但其特性在后期往往能转化为胜势。
玩家需根据地图类型和对手策略灵活调整,充分发挥所选文明的优势,才能在后期阶段占据主动。